古时候有玄奘西去佛教发源地天竺求经,将佛学经典原著带回东方,使佛教在数个朝代之间发扬光大,广为传播。 数百年前西方进行工业革命,而中国在战火中意识到现代化技术的力量之后,发起了一段火热的留学热潮,无数学子奔赴西方学习先进的工业技术与经济、社会理念,希望将工业技术在中国发展壮大,强国富民。 20世纪后期开始,全球范围内最先进的生产力变成了IT技术,美国硅谷成了举世瞩目的前沿阵地,从AT&T,IBM,Sun等传统IT巨头,到Intel,微软,苹果等将IT技术带入家中的知名品牌,到后来的Google,Facebook等互联网巨头,IT技术发展之日新月异令人咂舌,而国内的信息化进程也在改革开放之后迅速铺开。尤其在过去的十年间,国内孕育了大量以IT为核心的企业,成长的非常之快。 然而,从IT技术的层次而言,国内企业茂密之处主要在上游的互联网层级以及应用开发层级。互联网方面,比如百度、腾讯、阿里巴巴这些巨头,都是主要经营基于互联网技术的产品与服务,其所依赖的技术层面,主要以网络环境与服务器运维、应用开发为主;传统的客户端开发则不必说,这是国内大部分开发者所处的位置,当然这部分人群正越来越多的向Web方向迁移。 而在基础层面,最底层的硬件不用多说了,国内的大部分硬件产业仍处在富士康这样的IT民工层级;而龙芯、曙光、华为这样具有一定研发能力的,一来数量少,二来也主要是政策使然,三来其技术原创性也一直口水不断。软件基础层方面也差不多,做操作系统内核的,做编程语言的,做IDE插件的都非常少。甚至再往上一个层级,拿着现成的OS内核和应用做优化打包成自己的发行版,笔者也只能想到番茄花园、雨林木风、Deepin和红旗Linux。前三位的出身都不怎么光明:番茄花园倒了不说,雨林木风和Deepin是最近两年风声渐紧才相继从良转入Linux阵营。 总结来说,国内现在的IT情况主要是拿来主义,修改优先,原创极少;实用至上,基础的不玩。比如100个玩Linux的,99个都是拿来架Web服务器、FTP服务器之类的,搞搞命令行、配置方面的东西;剩下的有0.9个会参与一些项目,比如给KDE/OpenOffice提交一些bug和代码,帮Ubuntu做做翻译之类的;懂得Linux内核的人,在这之中还不到0.1个(这个数字比例是一个大致的感觉,当然现实情况可能比这个比例还要夸张)。 倒也不是说这有什么不好,不是互联网世界一统化么,反正Windows也不是中国的,照样不影响中国Windows用户数量全球第一。但人总是有自尊心的,撇开国家安全之类的因素不谈,咱一泱泱大国,奥运金牌都手到擒来,IT技术怎么能够总是抄袭,没有原创呢?人家胡主席都发话了:要坚持自主创新! 创新 其实抄袭也没什么,问题在于抄到的是皮儿还是馅儿。只抄到皮儿,那就是剽窃;抄到了馅儿,那就是观摩学习的升华。为啥西天取经这种明显的抄袭行为能流芳千古?一来人家玄奘标明了出处,二来人家做了再创作,升华了嘛。反观当年搞洋务运动,向明治维新取经什么的,只是照猫画虎了一番,精髓没抄到,失败则是必然。腾讯说“我的复制可以成功”,那也不是随随便便,是有大学问的。 总之,要进行IT技术的创新,最直接的方法莫过于去模仿那些成功的创新模式。在西方,创新本身已经成为了一种产业,要不然开复怎么会引入“创新工厂”这个概念呢?工厂一词,就意味着可复制性。 什么地方的创新最多?不是Sun,不是微软,不是苹果,不是IBM,不是Google……正确答案是:开源社区。要说最有影响力的创新,也许不一定来自开源社区;但要说数量的话,开源社区无疑是最大的创新工厂。 鉴于开源项目太多,不同领域的开源项目缺乏可比性,因此本文和整个系列主要围绕Linux来进行。 一个创新的Linux社区 要说Linux相关的创新,恐怕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Fedora。这个发行版的口号就是引领自由、开源软件的前进。相比之前介绍过的Ubuntu和Debian社区的情况,Fedora要更加有意思一些:Fedora发行版本身就是Red Hat企业级Linux的实验田,因此聚集了非常之多的前沿服务与应用,当然代价就是Fedora不是个特别稳定的发行版。 下面先简单介绍一下有关Fedora的情况(所有资料来自Fedora项目社区网站) Fedora项目 起始于:2003年 2003年9月,红帽宣布创建Fedora项目。2003年11月,由Red Hat Linux 9衍生出的Fedora Core 1发布。当时,红帽已经做了10年的Linux,拥有近千名员工。 背景公司:红帽 Fedora Core 1的发布声明上说道:“Fedora项目是一个由红帽资助,由社区支持的开源项目,旨在通过协作的社区行为推进开源软件的快速发展。” 面向用户:开发者,测试人员,以及有追求的技术狂热者们 事实上,Fedora从来没想过成为一个代替Windows的大众桌面操作系统。 为什么当时已经做了10年Linux的红帽会放弃了即将奔向第10版的Red Hat Linux,而是放出了这么一个开源免费的社区发行版Linux?红帽在Fedora Core 1 Beta的声明中说到:“我们改变了规则。我们说,Linux应该是你们的Linux。Red Hat中大部分软件都是在开放中诞生的,所以Red Hat Linux本身也应当如此。” 很感动吧?但说到底,红帽是企业,不是在做慈善。那一年的LinuxJournal上有一篇文章(原文)对这件事情进行了评价,认为当时定位于低端用户的Red Hat Linux绩效不佳,因此红帽决定主要通过高端的RHEL来赚钱,而把Fedora做成开源社区发行版则可以进行更广泛的推广。一方面红帽可以在Fedora中实验打算放到RHEL中的功能,另一方面红帽也不必再负责每天对Red Hat Linux的技术支持,而可以把它们都扔到Fedora社区。 而事后的发展,也正如同这篇文章和红帽所预想的那样。Fedora在技术人群当中获得了极高的呼声,即使在Ubuntu成为主流Linux的当下,老牌技术人员还是大多认Fedora(编者注:这点从51CTO之前做过的一次Ubuntu 10.04和Fedora 13的对比专题的评论中就能够看出来,其中投给Fedora的不少票都是几个忠于Fedora的开发者们刷出来的)。很多流行的开源项目都是贡献到Fedora项目或从Fedora项目流出,比如用于批量预备服务器的Kickstart和Cobbler,配置管理服务器用的Func等等,都是非常前沿的运维工具。 社区方面,目前在Fedora社区的注册用户人数已经超过两万,签署了贡献者协议(Contributor Lisence Agreement,要在网上签了这个才能被红帽接受为Fedora的贡献者)的也已将近两万。这其中固然包括很多单纯的爱好者,不过从整个项目的数据上看来,Fedora每周有上千次Build,上百次完成的测试,以及数十个稳定更新版本,参与项目的总开发人数破千应该是毋庸置疑的。 Fedora社区为什么成功? 英文站上有无数文章“告诉”你“如何创建一个成功的在线社区”以及“如何建立一个成功那个的开源项目”,什么六大要素,七大谜团,一百条提议等等(奇怪的是,笔者在国内搜索了一下,好像反倒没有这方面的中文文章,按理说国内搞各种在线社区的人远比国外多多了),但是大部分都是夸夸其谈,至少看起来像是夸夸其谈。 在这众多文章中,笔者觉得Rob Howard在Mashable发表的《如何管理一个可持续的在线社区》叙述的相对比较深入。Rob Howard是企业协同软件公司Telligent的创始人和CTO,对社区的建设与维护有相当深入的研究。 按照Rob的理论,社区的发展主要经历四个阶段:萌芽期、发展期、成熟期、蜕变期。 萌芽期即社区起步阶段,这段时间成员们还并不清楚如何参与与贡献,整个社区的运转高度依赖创始人的活跃,比如共享文章和代码,展开讨论话题等。 发展期是在社区成员之间已经建立起一些联系,社区已经拥有了除创始团队之外的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成员(influencer),社区活动能够大致自行运转,不再完全依赖早期老成员的阶段。 成熟期是社区已经能够自行运转并扩展吸纳新成员的阶段,社区成员之间发展出多种社交关系。社区成员明显可以划分为影响者、寻求资源者、管理者、创始成员等阶级,并且内容建设有明确的责任制度。创始成员在这个阶段已经基本上不参与内容建设。 蜕变期是由于社区人数超过了社区理想容量,小圈子效应开始起作用的阶段。老成员与新成员之间因为产生价值观的冲突而分离,此时成功的社区能够引导这种冲突,形成新的“社区中的小社区”,并且引导小社区进入再一轮的发展期。 简单总结一下Rob的理论,一个成功的社区需要: 一个/几个极具影响力的创始人 共同的价值观 稳固、公开、易懂的参与模式 让我们来一一检视一下Fedora社区的“成功要素”。 第一条,也是在社区萌芽期最重要的成功因素:极具影响力的创始人。Fedora的创始人是红帽,当时已经做了十年的Linux,品牌响当当。所以Fedora项目一开始就有一大群强有力的“元老”——来自红帽的员工们。 Fedora最初是夏威夷一位计算机系学生Warren Togami在2002年12月启动的草根项目,名叫Fedora Linux,项目的目的是将大量Red Hat Linux之外的RPM软件加入到其APT库中,方便用户安装与更新。十个月后,Warren因为学业太忙而无法继续Fedora Linux,但又希望Fedora Linux项目能够继续,所以去问红帽的Michael K. Johnson是否有兴趣接手。当时红帽刚好正苦恼Red Hat Linux的出路问题,于是便欣然接受,与之前的Red Hat Linux融合成为了现在的Fedora Project。于是Michael K. Johnson就成了Fedora Core 1时期的项目负责人,而Warren在毕业后加入了红帽,并一直在参与Fedora的工作。 Warren是一个很有热情的小伙子,他在进入大学之前便积极的在夏威夷的学院中推广Linux,成功建立起完全基于Linux的计算机实验室,并向夏威夷的其他学院推广。他所发起的Fedora Linux项目在合并之前仍处于草根阶段的时候,就已经聚集了相当多的开发者。 而当时的Michael K. Johnson则是红帽内核工程师团队的经理,已经在红帽工作了七年多,之前还有相当一段时间的Linux Journal编辑经验,早期也是GIMP项目的活跃参与者,也出版过《Linux应用开发》等书籍,可以说是一个集技术与传播能力于一身的大牛。虽然Michael在Fedora Core 2发布之前就离开了红帽,自己创业去了,不过他对于Fedora Core 1的发布仍然有相当的影响力。 此外,早期的活跃者还包括红帽的其他不少工程师以及原来Fedora Linux项目的参与者。 所以,Fedora项目在初期就有着阵容强大的团队,来自红帽强大的技术阵容和Warren Togami汇聚的草根力量彼此融合,使得Fedora项目的萌芽期过渡的十分顺利。 第二条,价值观。社区价值观在社区发展的所有阶段都有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Fedora社区的价值观很简单:打造Fedora发行版。具体的说,就是打造一个整合最前沿的开源项目,满足技术人员和技术爱好者们需求的Linux发行版。Fedora项目的发展方向主要是由红帽来把控,红帽为此专门设立了Fedora Project Board以及一个总负责人。Fedora从来不会盲目的想要往潮流(比如Ubuntu)靠拢。无论多少博客和技术媒体的评测对Fedora有多么不利,Fedora项目仍然坚定的按照自己的理念和方向进行,并一直获得技术人员的支持与越来越多的项目参与者,这就是Fedora价值观的作用。 第三条,参与模式。对于Linux发行版社区而言,很早开始就已经有现成的成熟模式:电子邮件群组,IRC聊天室,SVN,Bugzilla,维基……对于玩技术的一群人而言,这些都是小菜一碟。当然,社区参与和交互的呈现模式也是在不断改进的,好比2008年左右启动的Fedora Community帐号系统平台就是一个界面做的十分美观、可以查看各个Build、Bug、打包的进展情况以及成员参与情况的Web门户,和Fedora的维基、项目主页全都打通起来,可以十分方便的进行项目协作。 当然了,相比前两条而言,参与模式更多的只是一个形式。很多开源项目都是基于最原始的电子邮件群组+SVN+Bugzilla或Sourceforge/Google Code的方式,这并不影响这些项目成为受欢迎的开源项目以及吸引人的开源社区。最重要的还是有魅力的社区创始人与核心成员,以及有吸引力的价值观。 另外在现实中,经营模式对于开源社区也有相当的重要性,毕竟服务器是要花钱的,尤其像这种流行的发行版,新版一出就有来自全球各地上百万、上千万的用户下载,花的钱更多。Fedora的钱包有红帽顶着,所以这方面不怎么发愁。 了解过了Fedora的情况,就让我们来看一看这样的模式有没有可能复制到国内来。 取经 国内刚好有一个非常适合作为类比的范例:Red Hat的Red Hat Linux和Fedora,红旗的红旗Linux和Qomo。因为国内基本没什么做Linux的厂商,能这样类比的大概也仅此一家了。说来早期版本的红旗Linux本身也是由Red Hat Linux修改而成的,也算是远亲了。 首先还是一些简介。 Qomo Linux 起始于:2006年 2006年,中科红旗所资助的Linux人社区下的Everest Linux开发组发布了Everest 0.1。Everest Linux也就是Qomo,只是因为名称被其他软件注册,而在2009年改名为Qomo Linux。Everest 0.1发布时,红旗已经做了7年的Linux。 背景公司:中科红旗 Everest Linux 0.1的发布和Linux人社区的启动是同时的。Linux人社区的启动声明上说到:“Linux人社区是由一群致力于推动国内Linux技术发展和应用的开发者创建的综合性技术社区,其目的是建立一个涵盖Linux基础技术和高端技术的交流平台,加强Linux开发者和使用者与开源社区的交流,提高国内的Linux开发和企业级应用的技术水平;通过社区汇聚国内的Linux人才,衍生更多本土化创新开源项目,为国际开源社区作出更大的贡献。……成立之初,Linux人社区即得到了来自中科红旗、BEA、IBM、Intel、Sybase等公司的支持。” 面向用户:技术人员?普通用户? 从Everest 0.1开始,这个Linux发行版的口号就是“最新、最酷、最快、轻量级、模块化”,描述文本中对稳定、性能、可定制化都相当重视,看起来是针对普通用户的。但是笔者又不是很确定,因为普通用户最需要的应该是易用性,“模块化”之类的语言无法引起他们的兴趣;而“稳定的”和“最新的”,却又是两个矛盾的概念:要稳定就新不了(Debian/RHEL),要新的就稳定不了(Fedora),这在Linux发行版中应该算是一个原则了。如果说是针对运维/开发人员的吧,观察Qomo 0.8发布中列出的新特性:Office,ibus输入法,Pidgin,WebQQ,Gmail,主题……怎么看都是针对普通用户的基本需求。再看一看每个Fedora版本的发布公告,都是规则的分为“桌面特性”,“系统管理功能”和“开发者”三个部分,就能明显看出这两个发行版的定位并不相同。 所以话又说回来了,当初中科红旗为什么想要搞这么一个社区版本呢?宏观的说来,倒是和红帽启动Fedora的原因有些类似。众所周知,Linux在国内个人用户中的普及程度非常的低。这其中固然有很大原因是因为Linux的一大特点——不要钱——在中国有很长一段时间无法成为真正的优势;而缺乏硬件驱动、缺乏应用软件、大量用户被Windows系统“锁入”等因素,也造成Linux难以普及的恶性循环。另一方面,虽然在服务器市场,Linux在国内的表现不错,但是服务器操作系统最重要的就是稳定性,在要服务有红帽、SUSE,要免费有CentOS、Debian、Ubuntu等表现可靠的发行版的情况下,要玩出一定市场份额是件非常艰苦的事情。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一家国内的Linux厂商,首先需要进行的任务就是Linux在国内的推广,把这块蛋糕先做起来。开源社区虽然主要是一种生产模式,但同时也是很好的传播模式:一个优秀的开源社区具备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并非一般企业可以比拟。更不用说开源社区还有很多其他的好处,比如“开源”一词足以令大部分人感到亲切并放下其他方面的反感情绪,而且维护开源项目基本上没有成本(当然,维持一个活跃的社区需要投入极大的时间精力)。另外,虽说开源模式已经年代久远,但在国内仍然是一个时尚词儿。现在国内成形的开源社区基本上没有(这里是指那种基于开源项目的、以开发者为主体的社区),你说你在搞一个Linux发行版的开源社区,那是倍儿有面子的事。 但是,红旗一开始对社区这件事也是有些举棋不定。Everest 0.1在2006年发布,之后一直到2007年发布0.5,都是按部就班;直到2008年底进行到0.5.9开发者版本,随即便哑然了,一沉默就是一年多。也许是因为Everest的表现没有预期的好,也许是因为红旗在2009年有别的事情在忙,总之可以肯定的是,这个社区发行版在2009年没有得到红旗的重视。 不过进入2010年,事情有了转机:经过漫长等待的Everest 0.6以Qomo 0.6的姿态在4月登场,随后在6月、7月又迅速的放出Qomo 0.7和0.8版本,准备为9月的Qomo 1.0做最后的冲刺。种种迹象表明,红旗已经决意要轰轰烈烈的把Qomo项目做起来了。 三大要素 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要如何把Qomo项目做起来?或者说,如何将Linux人社区发展壮大?让我们看看Linux人社区的现状与三大要素的情况。 Qomo Linux社区当前核心开发者人数:5-10人(全部来自红旗) 核心QA团队:大约20人(主要来自红旗) 社区参与者(包括Bug提交、美工制作等):大约200人,部分来自与武汉理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的Linux人校园推广活动 目前,整个社区的进展仍十分依赖于核心团队的开发与引导工作,属于典型的萌芽期。这个阶段正是十分依赖于创始成员的一段时间。 Qomo项目的领导者 在几个来自红旗的Qomo核心开发者中,有一个人的作用十分类似于Warren Togami之于Fedora,那就是现在Qomo项目的总负责人黄健中。黄健中的另一个名字也许大家更加熟悉,那就是cjacker,以中国Linux公社和Magic Linux发行版的发起者而闻名。Magic Linux项目起始于2003年初,是Red Hat Linux 8的一个衍生版本。当时Fedora项目都还没开始,桌面Linux发行版本身仍处在一个不成熟的阶段,而各个Linux发行版中文化的情况也比较混乱,所以当时Magic Linux的主要目标,就是面向中文用户的Linux。cjacker在早期也开发了包括cmake在内的很多项目,在当时国内的Linux技术人员中呼声很高。2004年,cjacker加入了红旗,现任红旗桌面研发部总监一职。当时从红旗桌面版放出Everest社区版,正是cjacker和他团队中的几个工程师主动提议并实施的。 Qomo当前的其他几个核心开发者也都是红旗桌面研发团队的工程师,技术实力是足够的;加上几位工程师也都有在KDE等国际开源社区的活动经验,成为Linux人社区的中坚力量并不成问题。 参与模式 从基础设施而言,Linux人社区已经具备了一个开源社区的技术要素:Bugzilla系统,CVS代码库(和SVN类似的一个版本控制工具),维基,用于交流的论坛(电子邮件群组与论坛的差别比较微妙,不过功能是一样的)。但是整体上看来,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缺乏引导性。 所谓开源社区,至少包含三层含义:开放的源代码,开放的开发过程,开放的交流。开源项目的社区是有目的性的,好比Linux人社区的目的就是把Qomo发行版做好,而不是为了给一群Linux爱好者们灌水用的。那么现在,我进入Linux人社区的首页,一眼望去,整个是一个迷茫的状态:几条文档团队招募、征集背景图片的公告,说明了这是一个进展中的叫做Qomo的项目,但是首页上连这个Qomo是什么、跟这个Linux人社区什么关系都没有介绍;而首页上很多模块,都是随意提取的感觉。 这种引导性的缺乏在Linux人论坛中更加明显。一般开源项目的惯例是,项目的讨论主要分为用户交流组和开发者交流组,在这基础上再细分,比如核心开发者、周边开发者;中文翻译团队、法语翻译团队;Amarok开发小组、KOffice开发小组等等。每一个小组都有一个十分明确的目标,每一个参与者可以选择一个或多个自己感兴趣的小组参与。而在Linux人社区中,我们拉下论坛的版块清单,立刻就能感觉到这其中的混乱: 这不像是一个开源项目的社区,而是一个爱好者灌水基地。其实在初期,可以仅设立三个版块:参与者讨论区,核心开发者协作区,Qomo粉丝灌水交流区。很多小型的开源项目,包括Ruby、Scala语言的社区,基本上都是这样划分的。 每一个社区都有其使命。如果Linux人社区的使命仅仅是提供一个Linux爱好者的交流地,那做一个Qomo发行版又有什么意义呢?笔者见过Qomo的一位桌面开发者黄文龙,他说,现在最希望的就是能有更多人参与到Qomo项目当中来。如果要实现这个目的的话,现在Linux人社区的功能还远远没有发挥出来。 另外,在社区引导性逐步建立起来的过程中,保持整个源代码的公开和开发过程的透明也是关键性的:因为观众需要有现成的可模仿行为,并且受到当前可以看到的参与者的热情感染,才会逐步学习实践并成为新的参与者。源代码如何获取,开发者在哪里交流并提交成果,这些都需要在显眼的位置公开。 其他还有很多细节,比如现在去看Qomo的Bugzilla列表,很多bug报告填写的都不怎么规范,这些方面也需要进行长期的引导。 社区价值观 其实,在上面“参与模式”部分所提到的这些问题,归结其根源,应该主要是在于项目缺乏方向性、社区价值观不明确所致。现在是2010年,与Magic Linux刚起步的时候已经完全不同,像是Ubuntu、Fedora这样的国际化开源项目,其中文本地化都已经做的相当不错,中文无法输入或是乱码之类的问题已经越来越少出现了。一个“最适合中国用户的Linux发行版”的定位已经过时(想想看,你会接受“最适合中国用户的Windows”这种说法么?),Qomo需要在其他方面找寻自己的特点。事实上,这也是全球数量众多的Linux发行版所面临的一个共同的问题。多数情况下,成功的因素只要一个就够,多了反而会失败,比如Chrome说,我就要做最快的浏览器;Ubuntu说,我就要做最好用的Linux,iPhone说,我就要做最Apple(实在想不出来更合适的形容词)的移动终端,Debian说,我就是要稳定——诸如此类。再看看一些失败的产品,比如Google Wave,就是连自己定位都没有搞明白,所以虽然它可能是个好东西,但仍然夭折了。 不过话说回来,给自己找一个独特的定位也并不是那么困难。比如Fedora可以说,我就是针对运维和开发人员的发行版,所以大家也可以做专门针对学生的发行版,针对多媒体制作者的发行版,针对游戏爱好者的发行版……等等。前方的路,其实很宽敞。 9月18日Qomo 1.0正式发布了。根据相关消息,Qomo在1.0和接下来几个版本的工作,主要是逐步引入xfce,Gnome等其他流行的桌面环境;当然这些桌面环境引入的过程,也希望能够引导由社区来接手。对Qomo Linux感兴趣的读者们,以后可以多关注一下Linux人社区的动向。 结语 以笔者看来,Linux人社区的底子是很不错的,如果能够把握准自己的方向,则迟早能够成功。当然,真实运转一个开源社区,仍然有无数的细节需要考虑和实施。LinuxToy的黑白日月最近分享了两本非常不错的有关开源社区建设的书:一本是由 Red Hat Community Architecture team (红帽社区架构团队)以 Wiki 的方式组织编写,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Share Alike 3.0 Unported 授权,源自 Red Hat 的社区建设经验:The Open Source Way: Creating and nuturing communities of contributors(在线阅读 | PDF)。这本书内容覆盖了开源社区建设的原则、实现方法以及真实案例,涉及了在开源项目运作中可能遇到的艺术设计、市场管理、文档建设、翻译等工作。另外一本是由 Ubuntu Community Manager Jono Bacon 撰写,O’Reilly 出版发行,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ShareAlike Non-Commercial 授权,源自 Jono Bacon 十年运营 Ubuntu 社区经验的The Art Of Community(PDF),其内容覆盖了可持续化社区管理、社区衡量指标、社区活动组织、冲突管理等策略。如果你想要运行一个开源社区,那么十分推荐你阅读一下这两本书,相信会有不少收获。 只要学习到了精髓,笔者相信什么国情之类的因素将不再成为阻碍,中国的开源社区必将能够找到自己的发展之道。 参考资料: Fedora版本历史(英文) Fedora 13:七年的小白鼠之路 如何管理一个可持续的在线社区(英文) Fedora Core Linux演进史(英文) Warren Togami谈新的Fedora项目 (英文) Fedora项目领导人列表(英文) Michael K. Johnson的Linkedin页面(英文) 红帽员工数量报告(英文) Linux人社区启动声明 有关红旗、Qomo的一些FAQs 关于开源社区建设的两本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