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事会没业绩指标 红帽战略不会变 主持人:对你眼中已经成功的红帽,您怎样使它变得更成功? 卫赫士:我想任何一个成功的公司都有挑战,比如说IT系统管理、流程。以前都支持小公司,以前红帽是比较小的公司,我们不断壮大,对IT系统的应用都 有;管理层也要确保我们的技术可以跟得上我们发展的速度。同时我们要确保流程是顺利的,把不必要的东西去除掉,使得我们能快速增长,但我们关注点是产品, 确保我们的策略能得以顺利执行。 主持人:董事会找到您负责红帽业务时,他们对你有什么样的目标要求? 卫赫士:当时也没有什么具体目标,我想董事会找的是能跟公司文化融合在一起的一个人,是能分享某些相同价值观的人。因为红帽不是濒临破产的公司,不需要我给公司做急剧的改变,所以红帽公司的战略方向是不变的,我们会沿着已有的轨迹向前发展。 主持人:您来负责红帽公司业务时,您认为您对公司会带来什么样的改变? 卫赫士:我在这儿刚三周,所以现在给你描述带来的一些变化为时过早,但高层的管理团队是非常好的,我们的合作也非常融洽,高层不会有太大的变化,战略上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红帽是一个开源的公司,我们会执行好公司的开源战略。 主持人:现在我们谈已经发生的改变确实还为时尚早,那您希望给红帽带来哪些变化?比如文化上、经营业绩、公司形象等方面? 卫赫士:我很喜欢红帽的文化,业绩上它表现得也很强,我想公司会更加关重执行能力,我们也会这么做,执行好公司的策略,使得公司沿着已有的轨迹向前发展,也有可能会加速发展。 主持人:您刚才提到红帽现在财务状况非常好,我们也确实看到财务状况是非常好,总部也没有给你具体目标,你按目前的战略方向走下去就可以了。那是不是说对你的挑战太小了,因为只要保证这个公司正常运转下去就可以了? 卫赫士:我现在在了解公司的情况,就增长和利润率角度来讲,这个公司呈现着非常快速的增长,但让这个公司从一千万美元到一亿美元的发展相对容易,但从五亿美元发展到二十亿美元挑战是不小的,我们公司也在做整合,压力是有的。我们会执行公司的战略,沿着已有的轨迹向前发展本身就是不小的挑战。 主持人:为何说红帽沿着之前制定的战略轨迹走对你来说已经是挑战? 卫赫士:小公司快速增长是一回事,大公司快速增长又是一回事。一个公司从1000万美元增长到1亿美元很容易,但从5亿美元增长到20亿美元不容易,你要关注IT系统,关注流程,同时也要关注人,也就是我们的管理团队及员工。 主持人:是否也要竞争压力有关?比如以微软为代表的收费软件阵营的的围剿,还有其他Linux开源厂商的直接竞争? 卫赫士:竞争当然会激烈。 主持人:我看到国外媒体报道说,你准备将红帽的收入从目前的5亿美元提高到几十亿美元,我感到很惊讶你有这样的宏伟目标。我之前和红帽中国的员工聊,他们也很想知道你有什么好的方法让红帽更快速的增长? 卫赫士:大家可能有些误解,我并不是要让红帽的收入急剧的增加。按照我们现在的增长速度,我们是每两年翻一番,因此四年之后我们就是一家20亿美元的公司,这就是我说的红帽收入将达几十亿美元。每两年翻一番的速度在过去四年中是已经发生了的,只要按照这么快速的增长速度,不远的未来,红帽就会成为数十亿美元的公司。因为想要快速发展,从公司基础设施、流程、管理团队要做好这个准备,但并没有在脑子里想好每几年就要达到多少亿美元的收入。 主持人:和微软这样的软件巨头相比,5亿美元年收入的红帽还是小公司,业内对你执掌红帽之后有很高的期待,你们的员工也是,你将如何让一个5亿美元年收入的公司打败微软、甲骨文这样的大象? 卫赫士:首先,我们在这场操作系统的竞争大战中已经做得很不错,我们已经是5亿美元的公司了,提供着非常好的软件,开发的成本也非常低,因为我们有非常好的模式。其次,从公司规模这个指标上讲,规模在某些领域重要,在某些领域不重要。红帽在美国《CIO》杂志上,连续四年都被客户认定为提供客户价值排名靠前的公司,这很重要。 今后的世界是一统的世界,微软也不会消失。我们认为以后会有两个操作,一个是Linux,另外一个是Windows,至于哪一个市场份额最高我们也不知道,因为我们手里没有魔法水晶球。 主持人:我看到国外媒体报道还有一个说法,您刚刚就职几天时有一个讲话,说红帽开源会向甲骨文、微软这样的公司宣战。我不知道这个宣战的内容是什么? 卫赫士:(大笑)。我认为他们这个报道对我所说的话引用不当,因为当时主持人了我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问我谁是红帽的竞争对手,我说,现在最大的竞争对手是微软的Windows系统和甲骨文的Unbreakable Linux系统,并没有宣战那么夸张。实际上,我们和甲骨文还有合作,甲骨文的一些运用是可以应用在红帽企业Linux系统上,而且大家对开放的格式和标准都有很多的兴趣,当然我们和甲骨文在中间件上是有竞争的。至于微软,我们之间倒是没有很多的共同点,比如说ODF(Open Document format)。 主持人:红帽大中国区总裁胡柏林总也在旁边,不知道您对红帽大中国区有什么更高的期望值? 卫赫士:增长的更快些!对于中国乃至亚洲来讲确实是我最关心的,因为这里的市场机会最大。我以后会非常关注中国,关注胡先生,多来中国,并支持胡先生和红帽中国区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