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perl6 的 GitHub 仓库上进行了一场讨论,关于 perl6 应不应该重新命名。perl6 的大多数用户认为,perl5 的印象留给人的太深了,人们无法区分 perl5 和 perl 6,并且这些人都认为 perl6 是 perl5 的下一个版本,只是版本号存在差异而已。 这完全会混淆两者,其实“两种编程语言”有很大不同,是不兼容源代码的,perl5 是用 C 写的核心,虽然已经很成熟,但核心代码太庞大,perl6 相对 perl5 做出了革命性的变革,新的内核更小、速度更快、外部扩展 API 更加清晰,简直就是轻松上路的骆驼。 而这些人就认为应该给 perl6 更改名称。用户 lizmat 建议将 perl6 改为“Camelia Programming Language”或简称“Camlia”(还有人认为改成 Raku 等等),并且列举一下几点: 将名字改为 Camlia 将对 Google 和 DuckDuckGo 等搜索引擎来说,易于搜索,不会混淆;logo / mascot 不需要改变;Camlia 这个名字,仍然带有 Perlish 的意义;Camlia 是 roast 中一个规范的实现;Camella 标识仍然会属于其作者 Larry Wall 的版权…… 上个月,我们曾报道过一篇“Dice 称这 5 种编程语言可能衰落”的文章,它基于 RedMonk 和 TIOBE 等公司的数据推测的,结果引起了广泛讨论。Dice Insights 是为北美的科技专业人士提供见解和分析的网站,目的是帮助他们找到工作和发展事业,并且报道就业趋势、新技术等内容。 经过了半个月,Dice 依靠更大的数据趋势来做出预测,又发布一个更大胆的预测续集,关于 5 种在未来可能会有更多使用的编程语言。 Swift:苹果想要放弃 Objective-C,它是一种有着 35 年历史的编程语言,用于为苹果生态系统构建应用程序。苹果想让 Swift 来取代它,Swift 发布与五年前。根据分析公司 RedMonk 的长期语言排名,Swift 自创建以来的使用量迅速上升。 虽然如此,但 Objective-C 仍然有在使用,这主要归功于过去三十年中产生的大量遗留代码(legacy code)。不过,苹果已经不会对它抱有任何期待,Swift 才是为苹果的应用程序提供动力的主打语言,苹果在跨平台应用上只可能会加速这门编程语言的发展。 Kotlin:Kotlin 正在上升。Kotlin 来源于一个岛屿的名字,全称是 Kotlin Island,是英语「科特林岛」之意,十年前,Kotlin 还是俄罗斯岛屿,现在它变成编程语言, JetBrains 公司开发了它,不过它受关注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归功于 Google,Google 将它作为 Android 的一流开发语言。 可以说,通过选择 Kotlin,Google 减少了对 Java 的依赖。而且 Java 与 Oracle 发生了巨大法律纠纷,但是不管谷歌的律师是否在推动该公司对 Kotlin 的支持,毋庸置疑的一点,因为它的功能和灵活性,许多开发人员也开始喜欢这种语言。 早在 2018 年,Pusher 就发起了一项开发人员调查,发现 Kotlin 的使用量正在天文数字般的增长,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 Android。Pusher 补充说明: 很大一部分开发人员,他们的工作和其他项目的程序,使用的是 Kotlin。大多数人都喜欢使用它,因为它的特性,80% 以上的开发人员都喜欢它的空安全性,其次是扩展函数、与 Java 的简化互操作性和数据类。 更多本周开源资讯,本次专辑将为您一一呈现…… Firefox推出新logo,这只狐狸长这样子 Mozilla 发布了一个新的 Web 浏览器测试版本,它引入了新的 Firefox logo。根据官方推特,这个新图标是出现在发布的 Firefox Nightly 70 版本。最新版本的图标与原来的相去甚远,虽然这只狐狸还是环绕着整个球体,但现在可以看到狐狸的脸,虽然是没有五官的,另外它的脚也消失了。(下图是新版与旧版) Debian 26岁生日快乐!Happy DebianDay! 美国当地时间 8 月 16 日(即今天),Debian 在官网发文庆祝诞生26周年。文中说到,26 年前的今天,Ian Murdock 在 comp.os.linux.development 新闻组中宣布完成了一个全新的 Linux 发行版,将其称为"Debian"。 律师:木兰License应针对云环境设置相关条款 2019年8月,中国开源云联盟(COSCL)推出了中英版的木兰宽松许可证-第1版(Mulan PSL v1)[1] ,这被称为中国首个官方开源软件许可协议。由于当前主要的开源软件许可证大多来自欧美社区,而且这些许可证的文本语言,在法律上有效的大多是英文,因此,这张由中国的开源组织推出的中文许可证,引发了业内不小的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