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dora Linux 22已经发布,除桌面版本更新外,真正的改进是在云系统和服务器方能的功能改进。在该版本后,Fedora将重回六个月的版本升级周期,下次的时间点大约在万圣节。 Fedora 22是建立在Fedora 21的基础之上,仍然提供工作站(桌面)、服务器和云系统三种类型系统。在Fedora 22中一个改变所有用户处理方式的是它更新了RPM包管理器:DNF,替代此前的Yum。这里不再赘述。在Fedora 22工作站中,桌面默认为GNOME 3.16。最大的变化是增加了一个软件商店。 对于开发者来说,Fedora 22最好的地方是Vagrant开发环境软件。Vagrant是基于Fedora 22的虚拟化技术,并且不需要第三方的虚拟化工具就可实现运行。详细内容本次专辑会为您慢慢道来…… 去年12月,多位重量级Node.js开发者不满Joyent对Node.js的管理,自立门户创建了io.js。io.js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先是于2015年1月份发布了1.0版本,并且很快就达到了2.0版本,社区非常活跃。而最近io.js社区又宣布,这两个项目将合并到Node基金会下,并暂时由“Node.js和io.js核心技术团队联合监督”运营。本文将聊一聊Node.js项目的一些历史情况,与io.js项目之间的恩怨纠葛,他们将来的发展去向。希望能从历史的层面去了解这个开源项目在运营模式上是如何演变和发展的。 自从JavaScript被Brendan Eich创造出来后,除了应用在浏览器中作为重要的补充外,人类从来就没有放弃过将JavaScript应用到服务端的想法。这些努力从livewired项目(1994年12月)开始,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如果你不知道livewired,那应该知道ASP中可以使用JScript语言(1996年),或者Rhino。但直到2009年,这些服务端JavaScript技术与同样应用在服务端的Java、PHP相比,显得相对失色。 谈到Node.js的由来,不可避免要聊到它的创始人Ryan Dahl。在2009年时,服务端JavaScript迎来了它的拐点,因为Ryan Dahl带来了Node.js,在那之后Node.js将服务端JavaScript带入了新的境地,大量的JavaScript在GitHub上被贡献出来,大量的JavaScript模块出现,出现了真正的繁荣。 Node.js不是凭空出现的项目,也不是某个Web前端工程师为了完成将JavaScript应用到服务端的理想而在实验室里捣鼓出来的。它的出现主要归功于Ryan Dahl历时多年的研究,以及一个恰到好处的节点。2008年V8随着Chrome浏览器的出世,JavaScript脚本语言的执行效率得到质的提升,这给Ryan Dahl带来新的启示,他原本的研究工作与V8之间碰撞出火花,于是带来了一个基于事件的高性能Web服务器。更多内容本次专辑将为大家带来…… 本周,著名Linux发行商Mandriva宣布破产,目前正在进行破产清算。Mandriva一直过得坎坎坷坷,多次濒临破产,尤其是2012年初一度走到了悬崖边上。幸好当时COO Jean-Manuel Croset力挽狂澜,才重新振作起来,随后他就成了CEO。 但是最终Mandriva还是支撑不下去了,该公司CEO Jean-Manuel Croset今天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公司的停业主要因素是前雇员的诉讼。据媒体报道,Mandriva在2013年解雇了一些雇员,这些前雇员提起了诉讼并且赢得了官司。所以尽管Mandriva在2014年收入大增,但却因为败诉只能宣布破产,法国法庭命令该公司赔偿这些雇员数十万欧元。 Croset以机密为由没有披露诉讼的细节和雇员的名字,尽管这或许只是Mandriva方面的一面之词,但众所周知法国的法律一向更偏袒雇员而不是企业,这也一直令企业家们抱怨不已,但无论如何,喜欢Mandriva的朋友们是无缘再见到这款Linux的更新了。更多内容大家可以关注本次专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