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开源,不同人会有不同的理解: 开源既是各社区敞开大门的交流合作,又是行业精英的高端峰会,或是电脑前敲打代码的黑客高手,也是闪光灯下激昂演讲的社区领袖。这些都是开源,又都不能代表开源的全部,但正是这些点点滴滴构成了开源的生态系统。此次由开源社成员们推出的中国开源生态系统报告就是力图还原一个完整的中国开源生态图,更好地帮助大家理解当前中国开源的整体生态环境,包括开源人士,社区,网站,公司,组织,会议和活动等,并以此展现开源在中国的进展和成就。
本报告是由开源社成员们自发贡献完成,首次在国内以社区协作的方式推出,以草根的方式自底向上完成。与整个庞大的开源社区比,我们个人的视野和资源都有局限,该报告如管中窥豹,略见一斑, 我们希望由此抛砖引玉,邀请更多的社区和个人加入,一起来完善此报告。该报告在Github和开源社论坛发布,基于Creative Commons Zero v1.0 Universal 许可证分享,任何个人和组织均可对此报告进行补充和贡献。 开源生态系统报告导读 一、引进开源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开放标准的普及和虚拟化技术的应用等诸多创新及发展,开源技术凭借其开放性、低成本、稳定性、灵活性、安全性和创新性等特点在全球范围内逐步成为一种主流开发模式。中国开源氛围良好,有着广泛的受众,其中根据人群和技术的区别,形成了不同的社区和组织。高校作为开源在中国布道传播的主要渠道,在校园人群里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突出的代表像中科院开源软件协会(OpenCAS)、TUNA等,在社团组织者的管理下传承非常出色,每届都不断有新人参与。而社会人群更多按照地域形成兴趣小组,历史最为悠久的要数各地的Linux User Group,定期聚会讨论各种技术和理念。国内的专家学者如倪光南,陆首群等是国内开源产业最积极的倡导者,为开源在中国的推广和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随着开源社区的成熟,人群的壮大,逐渐在国内形成了一些规模较大,有一定影响力的开源社区会议。作为一个全球化的运动,国际交流是开源的重要部分。目前国内的企业和个人已经开始在部分有影响力的国际会议上崭露头角。
二、参与开源
随着开源技术在国内的广泛运用,国内对待开源不再仅仅是传播和使用,而是直接参与项目开发。比如在国际流行的开源项目(Linux/OpenStack/Docker)社区里,国内开发者表现非常突出。华为、阿里巴巴等中国企业在重要开源项目的贡献排名里也越来越靠前。国人自己原生的开源项目在开源社区里也备受关注,并涌现出一批“粉丝众多”的偶像级人物。更多的社区围绕特定技术组成,比如Ubuntu、Mozilla、Blender、Docker等等,不但线上有着丰富的内容,线下也给爱好者提供了很多交流活动。这些交流活动多数以月为单位定期举办,形式自由,社区凝聚力高。随着社区的蓬勃发展,单个社区的发展资源遇到瓶颈,社区之间交流合作的需求也就越来越迫切,公共在线社区和联盟等也就顺势出现。如颇具影响力的开源中国、CSDN等始终如一的宣传开源理念和开源技术;由中国支持开源的企业,社区及个人所组织的一个开源联盟 – 开源社也应运而生; 如网易、搜狐等企业, TUNA,中科院开源软件协会等高校一直在软件镜像资源上担当着幕后英雄的角色。与此同时,国内代码托管平台也利用各自的资源特点,从不同需求角度出发,服务国内的受众。
三、影响开源
在我国,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比较少见出台直接针对开源产业发展的政策、法规, 更多的是从促进信息产业发展的角度来推动开源软件和开源社区在国内的发展。政府主要依赖于各产业推进组织来协调促进开源产业相关事务。如COPU,共创软件联盟,U盟等联盟不但促进了国家之间的开源交流,而且作为政策实施、协调的组织,在政府、企业、学校之间搭建了桥梁。中国的开源发展近几年在国内持续升温,我们不仅积极引入国际开源社区先进的技术和开源理念,也看到了中国开源项目逐渐走向国际社区的趋势。 由开源社发布的中国开源生态系统报告通过引进开源、参与开源、影响开源三个章节分析了目前中国开源生态环境的现状,对国内的开源力量进行了系统性的梳理,让社区和个人对自身所处环境和需求有了更清晰的认知。中国的开源生态系统在前两个阶段已经有着扎实的基础,目前正处在往“影响开源”的阶段发展。中国的开源社区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可以补上着最后一块碎片,从而成为一个完整的“中国开源生态系统”。 中国开源生态系统报告下载: http://kaiyuanshe.cn/portal/thread/27.html Github分享地址: https://github.com/kaiyuanshe/2015-China-Open-Source-Report/blob/master/ChinaOSSReport_Chn_2015/ChinaOSSRepor_Chn_2015.md 报告网页版: http://kaiyuanshe.github.io/2015R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