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投资几个亿政府采购难扭转 《三国志》中有这样一句话:“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描述了有才华能力的人遇到机会就能厚积而薄发,中科红旗Linux系统自出生之日就奠定了他不俗的身份,隶属国家科研机构,是国家重点扶持的某个科研课题,既然是在实验室温室里面长大,又何必在意市场呢?
中国体制的问题,相信不用笔者多说,看到文章的读者都懂,在国字号的企业中,有一项费用是研发经费,科研机构通过申报国内重大科研项目来获得国家资金与资源以及政策上的支持,资金的问题多说无益,政策与资源上大家很容易就能联想到政府的批量采购,类似的以科研项目来筹得国家专门费用划拨的案例并不算少数。即便如此,也未能挽回红旗Linux悲惨的命运。 与其说红旗Linux系统未能进行真正的商业化,不如说它是真真正正的一款私有化操作系统,因为消费者根本不会去使用,由于红旗Linux免费,为了逃避微软的正版追杀,OEM厂商虽然预装红旗Linux系统,但基于的驱动都是针对于Windows平台的,这也为消费者指明了方向,想要正常使用电脑,你得先把红旗Linux系统卸载了再说。
不可否认的来讲,政府的包买包办与相应的经费划拨,确实让中科红旗Linux这种毫无市场价值的公司存活了十几年,从某些方面也迎合了有关部门及组织的需求。但形势主义终究会形成泡沫,当产品与需求不对等的时候就是这颗危险炸弹爆发的时候。 ·定位模糊 国产系统本应另辟蹊径 抛开体制这个障碍来看,国产红旗Linux进军消费领域市场真的恰当吗?这个问题一直有待斟酌,从消费者习惯来看,微软的Windows先入为主的占领了绝大部分市场,剩下的一片市场也被苹果的MAC系统侵蚀,面对已经饱和的大众消费市场,红旗Linux的插足显然有些多余。
而笔者认为,出身贵族,红旗Linux倡导的自主研发拥有较高安全性的系统,本应在国防安全、信息管理、网络监察以及核能源建设等领域发扬光大,为政府分担安全忧患,真正把实事儿办好,而不是浑水摸鱼的在大众消费市场也要插一杠子,一味的划拨经费索要资源而不能有任何产出,不能回报于社会,那么还是别拿纳税人的钱瞎吆喝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