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3D打印机硬件到傻瓜化服务
3D打印机的概念在这两年开始走红,见到实物之前,我们的期待甚至是“能现场打个肾吗?”国内目前引入的实际多为台式小型打印机,利用高温溶解的塑料,层层喷印做成立体的模型,应用中,可以为工厂直接打印立体样品,比如一把新压蒜器、一个气垫鞋模,这省掉过去开模的高昂费用,也能即时制作出复杂的内部结构,解决传统工艺的技术难题。
团队目前代理的是美国MakerBot打印机,这款产品源自Reprap开源社区的3D打印机,在淘宝上有众多代购,国内也有大量的山寨仿制品,但跟机器人一样,也是一种开源的科技产品,3D图纸要经过分片,规划出支撑点,进一步设计出喷头轨迹、再到实际当中调节和控制打印精度,这其实是一个复杂的转换过程,需要机械电子材料科学等众多方面技术的结合,而不是简单用海外代购一台机器就可以实现的。
3D打印机同样是一个开放的平台,团队现在的改进是加入智能化控制系统,支持网络化打印,WiFi接收模块和摄像头,能检测喷头的运动,从而整体掌控整个打印过程,让3D打印的操作能变得规模化。同时也在开发3D打印配套的仿真系统,能较准确的预测打印的结果。
如今机器人和3D打印机两条业务并行,不变的是对Linux系统的坚持,他们会为3D打印机的客户在Windows上建一个Ubuntu Linux虚拟机,在虚拟机上装好自己开发的程序。虽然Linux在新兴桌面系统的竞争中输给了苹果,但拿着诺基亚N900手机(最后一款运行Maemo Linux系统)的张海涛自称“三十不学艺”,自己半辈子都在这上面,已经不想改了。哪怕自己已经更换了这么多的载体,经历过很多的试错,对于Linux的未来,他还是保持乐观态度,就像他评价墙上那张《肖申克救赎》的海报:“人生只有爬过一堆屎,最后才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