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DN CODE:Ubuntu Kylin项目的理念和定位是什么?目标用户群体是哪些?余杰:Ubuntu Kylin操作系统的设计理念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1. 融入与尊重国际社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充分吸收、利用、参与,直至主导全球领先的开源平台和技术成果。由于目前国内的开源产业并未形成气候,“重复造轮子”即无必要也无可能。比如,Linux内核已经成熟,并且在全球有成千上万人在维护;又比如,目前已经有Gnome、KDE、Unity等成熟稳定的桌面环境,对用户而言只是易用性问题。这些工作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再去重复做一遍,并且由于人力资源有限,做出来的东西在稳定性和后续维护等方面根本不如现有项目。 我们认为,通过与国际社区的协同工作,学习并逐渐掌握核心技术,让我们的工作深度融合并贡献到上游中,是当前最好的一条道路。另外,我们也希望“以真正开放的态度”做开源,将对开源软件的贡献反馈到上游,而不是停留在口号上。目前我们团队广泛参与到很多上游项目中,并在Ubiquity(注:Ubuntu安装程序)、Friends等项目中贡献了代码。 2. 更佳的本地化体验。操作系统的国际认同感首先来源于本地认同感,因此,我们的第一阶段工作着重于根据中国特色的需求和使用习惯,通过定制本地化的桌面用户环境,以及开发满足广大中文用户特定需求的应用软件来提供细腻的中文用户体验。 比如,中文用户对Linux桌面系统吐槽最多的是中文化问题。完全依赖于社区爱好者进行翻译,导致翻译质量和进度都不可控。对此,我们在14.04阶段投入全职人员,联合Ubuntu简体中文小组的徐亮、苏运强、龚新源等朋友,集中攻关40天。目前从用户反馈统计来看,大家对Ubuntu/Ubuntu Kylin 14.04的中文化吐槽少了很多。同时,我们的中文化小组也在与这些朋友们的协作翻译中得到提升和认可,团队成员罗磊已经被正式接纳为Ubuntu简体中文小组近一年多来唯一一位的新增成员。 又比如,自13.04发布后,我们在论坛和学校调研用户反馈,发现很多初次使用者对于Linux桌面系统的管理非常头疼,命令行的管理方式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同学基本不可行,于是我们就考虑联合Ubuntu Tweak作者进行开发和完善,但由于他个人时间和精力原因,合作未成;因此,我们自己基于QT/QML开发了一款图形界面的桌面系统管理软件--“优客助手”。目前来看,这个工具在提高Linux系统易用性方面加分不少,在国内外都拥有了不少粉丝。 3. 打造中文生态环境。Linux在我国乃至全球推广举步维艰的重要原因,不是Linux自身不好用,而是:其一,上面的应用软件相较于Windows、Mac差距太大;其二,Linux平台下的硬件适配性不足,尤其对于新款电脑。Ubuntu Kylin依托CCN联合实验室,借助CCN三方的影响力,通过联合国内各大服务提供商、软件提供商和硬件提供商,逐步打造适合于Ubuntu Kylin的良好生态环境。目前,我们已经与金山办公软件、金山云、搜狗等公司取得了实质合作,推出了WPS办公软件、金山快盘、搜狗输入法等的Linux版本,并定制搜狗导航作为浏览器默认主页,降低了国人使用Linux的门槛。目前,我们还在酝酿和沟通更多的商业合作,相信Ubuntu Kylin后续版本会给大家带来更多惊喜! 关于Ubuntu Kylin的设计目标,则是逐步满足互联网用户和企业级用户两种群体的需求。目前来看,通过已经发布的三个版本,我们已经建立了由大量热心“优客”组成的Ubuntu Kylin用户社区。比如,我们的忠实支持者ping-wu、时常“放炮”的笨鸟弟弟、每天在线时间超过10小时的rolandyex,还有蘇揚、koolar、cbuntu、dengshuangjang、jeromesea等等,他们活跃于我们的论坛、QQ群、微博、微信,此外,全国各地的开源组织,如北京的中科院开源软件协会、清华大学学生网管会、天津的南开大学Linux用户组、广州Linux用户组、重庆西南大学开源协会、西邮Linux兴趣小组等都给予我们大力支持,为我们加油,也时刻鞭策我们不断改进!我们的每个版本中,很多特色和完善来自于他们的建议。 CSDN CODE:Ubuntu Kylin项目包括本地化在内,目前取得了哪些成果?余杰:项目成果方面好像上面已经大概介绍了,目前还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Ubuntu Kylin团队在这一年中最大的收获有两个方面: 一是逐渐融入了国际社区,开始得到上游认可,并掌握了Linux系统的设计思想和主要技术,将国际社区的开发和运维模式引入团队; 二是建立起一套基于Python/QT/QML等多种开发技术的敏捷开发方法,并成功应用于优客助手、金山快盘、搜狗输入法等软件的开发中,这些方法已经开始推广到部分Linux行业用户,进一步促进了Linux生态环境的改善。 CSDN CODE:能否透露一下Ubuntu Kylin跟Ubuntu官方上游的合作情况?余杰:我们与Ubuntu上游一直保持非常紧密的合作。 我们通过在线通讯工具(主要是邮件和IRC)、远程电话会议(每周1~2次)、面对面技术例会(每1~2个月一次)以及Ubuntu开发者峰会(UDS)(每3个月一次)等形式与Ubuntu核心开发人员建立了非常良好的社区合作模式。比如,Ubuntu社区大牛cjwatson、vorlon、seb128、jr、dholbach、barry、balloons、efly、infinity、pitti等等都是Ubuntu Kylin的贡献者和参与者,他们还为Ubuntu Kylin项目贡献了不少patch。 另外,作为CCN实验室的一部分,Ubuntu还指派了多名全职人员参与Ubuntu Kylin项目的开发和管理,比如,Ubuntu Kylin的项目经理Anthony Wong、软件包管理者Aron Xu、搜狗输入法皮肤支持开发者Fanjun Kong都是来自Ubuntu。 我们也一直在不断地将Ubuntu Kylin可国际化的工作积极推到Ubuntu上游,这个后续还会进一步加强。 CSDN CODE:Ubuntu Kylin是否会跟随Canonical(Ubuntu母公司)推出移动版本,以后是否会涉足服务器领域?余杰:Ubuntu Kylin团队已经在参与Ubuntu移动版本项目,包括进行Ubuntu SDK的优化和开发推广,至于是否推出Ubuntu Kylin移动版要视用户需求而定。目前暂时不涉及服务器领域。 CSDN CODE:Ubuntu Kylin与国内其他开源社区,如中文化团队都有怎样的合作?余杰:正如前面所介绍,目前Ubuntu Kylin团队与国内开源社区的合作是相当紧密的。Ubuntu中文化团队对我们支持很大,否则Ubuntu/Ubuntu Kylin 14.04又要被大量吐槽了,他们对于中文化工作的一丝不苟、严格要求和执着精神,让我非常敬佩。 CSDN CODE:能否谈谈您个人在团队管理和社区运营方面的经验和心得?余杰:我们团队是按社区模式进行管理的。团队成立之初,由于我们在社区项目上经验还不够丰富,一方面积极向Ubuntu社区大牛和管理者学习,一方面内部定期以技术分享和圆桌会议的方式进行自我升华。 经过这一年的锻炼,Ubuntu Kylin团队已经逐步成熟,在设计和开发方面都提升很快,逐步成长出一批社区开发和社区建设的中坚力量。在这个以80后、90后为主体的团队中,充满了激情和热血。这一年,Ubuntu Kylin也拥有了一批铁杆优客,在他们的支持和鼓励下,我们内部热情很高,希望能够为国内Linux用户带来更多的福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