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帽方案的主要特色在于所谓“开放”云——也就是说,这套云产品不会使用大受微软及Amazon青睐的专有或者封闭式API。 换言之,作为用户、我们可以随时将自己的应用程序以及数据从云环境当中取出,或者在其中自主创建应用与数据。 照此推断,红帽最终赖以生存的两大基石分别为红帽Linux与OpenStack,但其中只有一者能够真正顺利运转并为企业带来丰厚的利润——大家认为哪个更有希望? 上个季度,红帽公司的营收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5%,达到3.97亿美元。相比之下,SAP以及IBM等其它企业级IT供应商则仍在苦苦挣扎于停滞不前的泥潭当中,其软件许可增长幅度仅为2%到3%。 不过红帽也并不总是如此强势:红帽最初于1993年开始涉足Linux业务,而直到2003年才在产品与技术总裁Paul Cormier的领导下真正决定以企业级Linux为发展重心——也正是这位总裁为红帽引入了付费订阅这一机制。 红帽公司获得了巨大成功,甚至迫使操作系统界的王者微软也不得不向其作出倾斜:截至2005年,已经有很多Windows Server用户在同时使用RHEL;有鉴于此,微软被迫在其Windows虚拟服务器当中将RHEL作为托管访客并为其提供支持。 开发人员们对OpenStack并不太关注 OpenStack虽然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当初的激情,但这种激情却更像是红帽Linux而非RHEL——在这方面,OpenStack自身似乎也相当纠结。 根据设计思路,OpenStack本应成为云计算领域的Linux——开放代码及许可,允许用户以社区为载体创建项目。不过三年过去了,尽管围绕OpenStack开展的宣传与运作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成功,但其在企业业务环境中的发展仍然是失败的——Gatner公司曾就此作出过详细阐述。 Gartner在文章中指责了OpenStack的各大技术供应商只追求技术成果,却没能将方案与客户成功联系在一起。 不过就连OpenStack技术本身也遇上了麻烦。尽管该项目已经吸引到了成千上万的开发人员参与进来,但他们并没有将精力集中在OpenStack的相关开发工作当中。由此造成的结果是,OpenStack始终无法像微软及Amazon提供的云服务那样具备稳定的关键性元素。 Yeaton坦言,OpenStack在具体实施层面遇上了一系列难题,而他只能尽量从自身定位出发对此加以缓和。他已经亲眼见证过大量的“试水型”项目,“在我们这个领域中,已经有多位企业高层打算在2014年中着手尝试,”Yeaton在接受采访时指出。 红帽将继续在OpenStack研发方面作出努力。“我们将进一步巩固这套平台的可行性,”他承诺道。 既然红帽将继续加大OpenStack方面的关注力度以实现平台改进,那么他们该如何实现OpenStack向企业领域的进发? Yeaton预计他将“向这方面工作中添加更多资源”,从而帮助刚刚涉足OpenStack的客户取得更多进展。“我们正在创建新的团队,旨在帮助客户完成架构定义以及体系建立等工作,”他表示。 这部分工作并不属于咨询实践范畴,而更接近于“专家型交叉功能集”。 Yeaton还将围绕RHEL、虚拟化、OpenStack以及云计算推进产品战略、信息传递与“解决方案”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