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百科全书》的反思
迈克尔·利维 (Michael Levy)曾经是《大英百科全书》的执行编辑,他说:“《自然》那篇文章的结论对我们不利,这是个警报,让我们士气低落,但这也是个战斗口号。”
利维从2000年开始就在《大英百科全书》工作(2012年离开),当时维基百科还没有诞生。《自然》发表那篇文章后,《大英百科全书》组建了一个团队,从上到下地检查他们的工作程序和流程。利维当时是该团队的成员,后来成为了负责实施新程序的执行主编。
《自然》那篇文章得出的一个结论是:从科学准确性来看,维基百科“接近于”《大英百科全书》,尽管前者是由很多名不同的编辑写作的。
在大多数情况下,维基百科的内容都是以众包的方式由志愿者编辑的。而《大英百科全书》则付钱给诺贝尔奖获得者、杰出的学者以及其他一些人来撰写内容,再由一个专业团队加以精心编辑。
“这是一个非常严谨的过程,但你可以想象得到,这个过程也非常之慢。”利维说。“哪怕是做最细微的修改,然后再把它们放到网上,也花了我们很长时间。”
变得更加灵活
尽管做了反思,《大英百科全书》仍然对《自然》那篇文章的结论表达了强烈的不赞同。汤姆·潘拉斯(Tom Panelas)是《大英百科全书》的联络主任,他说《自然》“试图在维基百科和《大英百科全书》之间进行令人反感的比较”,以此来宣传维基百科。他说这个研究的“大多数结论都不属实。”
无论《自然》那篇文章如何,利维说,将维基百科跟他们做比较都鞭策《大英百科全书》加快了行动步伐。根据他的估计,那篇文章指出的《大英百科全书》的错误中,有高达75%本来可以得到纠正,如果他们尽快发布了积压的、等待审查中的稿件的话。
但是,《大英百科全书》进入数字世界的时间并不算晚。利维说,他们1994年就有网络版了,真正的问题出在“过时”的技术程序和漫长的编辑过程上。他说,在前文提到的检查团队成立之前,《大英百科全书》每隔几个星期才集中更新内容一次,而不是让编辑随时按需要调整网络上的文章。
“我们减少了把关人员的数量,”利维说。“我们发现,在不牺牲质量的情况下削减流程,加快速度是可以办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