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创客马拉松南京站即将落幕,项目不少,亮点如云,感触良多。 二字以蔽之:专业。 分开几个维度来看:人多势众——二十几个项目、人数破百;种类纷繁——软件硬件新媒体、跨界融合;多方参与——政府企业电视台、众人拾柴。以上,基本上是一场创客马拉松所需要的极限,可谓模板级带头示范项目。 总览所有的参赛团队,出现了比较明显的两极分化:“特别成熟”或“特别好玩”。 成熟何解?并不是体现在项目的完成度或技术水平上,而体现在人身上。比如做智能情趣设备的绿光团队,明显是做了很多功课——虽然整场马拉松仅仅解决了微缩化和两种姿态判断的问题,但他们对整个项目的后期规划、市场运作、竞品分析甚至未来面临的诸多阻力都已经有所判断。 从经验上看,倘若之前没有做过计划、没有技术甚至脑补的基础的话,仅靠两天多的时间确实不容易诞生吸引眼球的项目。 绿光团队算是少数能在活动前一天开始构思,短时间内将自己的项目规划得如此完整的团队。而更令人眼前一亮的是,这类团队在这次活动中占了绝大多数。 好玩何解?用 Five Ant 团队的话说,“我们是来见世面的”。 在我看来,这类团队正是创客马拉松这种活动形式刚兴起时的主力军。真正的跨界,真正地用创意、想法和迅速分工执行的方式完成“一件事情”,一件非常炫酷狂拽的事情。对他们而言,商业化或者未来应用前景并不是他们的第一要务。 有些人或许会认为,这样的团队非常“不专业”。坦白说,一方面很难去评判这类作品,因为没有哪一种对“酷”的程度的判定是可以服众的;另一方面,这类“好玩”的项目也许不太符合一些创业爱好者或者投资人的口味,评分很难高起来。 回归正题。 之所以说这次活动很“专业”,一方面是整个活动的流程比较科学,另一方面正是因为这种两极分化比较“严重”。 成熟的项目也别成熟,无论是对用户痛点的抓取,还是商业化进程的预估,都是值得评委们点好几个赞的;好玩的项目又特别好玩,皮影戏和机械融合、“人造像素”组成的把妹神器、挑战不可能的定格动画……难度和内涵齐飞,眼球效应共观赏性一色。 如果我们不给这类好玩的项目以机会,那么基本就将创客马拉松活动定性为了“创业大赛”,这样并不是我们的初衷;如果给他们以机会,那么评分标准和评委的选择就成了制约其得分的一大要素,又有一些不公平,这是大家都需要多次思考的问题。 如果会有很多朋友们去深入思考上述问题,相信中国创客运动的会更进一大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