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经济学家》杂志网站11月30日一期刊发题为《中国制造》的文章称,10月一个飘着毛毛细雨的日子,在上海一个公园广场上的几十顶橙黄色的帐
篷下,几百名电子爱好者和企业家正在参加中国第二届“创客嘉年华”。“创客”运动在美国更加知名,例如9月份举办的最近一次“纽约创客博览会”就吸引了约
7.5万名参与者,有650多个摊位。但是规模不代表一切,即使在中国也是如此。
在这些橙黄色的帐篷下,一些创新公司正在向爱好者和初创公司展示他们的发明——机器人建筑套件、自创式电子组件和很多3D打印机。文章称,发明这些 东西的公司没有一个是知名大公司。但是将来的某一天,其中某些公司可能就可以挑战美国3D打印机Makerbot公司和意大利发明的开源码微控制器平台阿 尔杜伊诺,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创客运动的宠儿。 文章指出,这些年轻的中国公司的一个潜在优势就是它们与深圳所谓的山寨制造体系的密切联系。山寨是一个贬义词,通常是指中国一些公司抄袭一些名牌产 品的设计所制造的手机和其他电子设备。但是,山寨的字面意思是“山上的寨子”,它指的是反抗腐败的统治者并藏在农村的“绿林好汉”,有点像英国民间故事中 的罗宾汉。上海第一家创客空间“新车间”的联合创建者李大维说,随着具有社会进步意义的创客运动与讲究实际的制造企业通力合作,罗宾汉精神正在激励合法 的、通常也是具有创新性的产品的问世。 深圳一家初创公司矽递科技有限公司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该公司专门生产开源硬件,这意味着硬件的设计和与之相应的软件代码都是可以自由共享的。正如 阿尔杜伊诺的成功所证明的那样,开源硬件对于迅速创制数字设备的雏形产品和小规模的生产过程是非常理想的。但是,矽递科技有限公司又向前迈进了一步,它可 以支持开源生产的整个生态系统。人们在其网站上推广自己的创意,如果能够在社区内赢得足够多的支持,矽递科技有限公司将生产其创意产品。现在其网站上已有 7万多成员,2012年有超过130个项目都是用这种方式“众包”出来的。2013年,这些数字预计将增长一倍以上。 矽递科技有限公司的创建人潘昊是中国新一类企业家的典型代表。他2008年辞掉了技术行业的工作,开始和朋友一起在自己的公寓里制作硬件。现在,他 的公司有100多名雇员,而为人低调的潘昊在中国年轻的创客们眼中犹如明星一般。尽管如此,他也不假思索地承认不是矽递科技有限公司的所有产品都会取得成 功,但他对未来充满信心——他的公司正在将其产品范围扩大到可佩戴型电子产品和新型传感器上。 文章称,接近山寨企业让中国的创客可以更容易地把雏形产品转变为大量生产的产品。同时,创客界可以促进山寨企业的创新,这些企业其实比人们认为的更 有创新精神。加利福尼亚大学欧文分校和上海复旦大学的人种学者西尔维亚·林特纳说,山寨制造企业早就开始让手机满足发展中国家的民众的需求。 就中国政府官员来说,由于创客运动的经济和教育潜力,他们也正对这一运动产生兴趣。上海市政府一直在支持一项建造100个创客空间的计划,其中4个新空间已经建起并开始运作,还有几个将在今年年底前完成。每个创客空间都将有一个3D打印机,而且还会教木工活等传统技艺。 然而,像“新车间”这样的创客空间吸引人的一个地方在于他们完全是独立于政府而运作的,靠用户每月缴纳的会费生存。尽管移民在发起“新车间”的过程 中发挥了很大作用,但北京的Maxspace和深圳的柴火等近期的创客空间却完全是本土的。用邓小平的话说,具有中国特色的创客值得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