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实世界,慕尼黑是巴伐利亚地区特立独行的社会主义城市,连教育系统都自成体系,但在赛博空间,慕尼黑才刚刚独立。 任何曾从Windows PC迁移到Mac的人都深知“戒掉”微软有多困难,更何况一个城市,而慕尼黑做到了。皮特霍夫曼,这位带领德国第三大城市慕尼黑砸碎巴尔默和他的 Windows+Office枷锁,走向开源的德国人,在“清除微软的LiMux项目”上花费了整整十年时间。近日Technology Republic对LiMux进行了长篇报道,我们择要梳理如下: 十年前的五月,慕尼黑市议会投票通过启动LiMux项目,将所有的政府软件系统和公务员的个人电脑迁移到开源软件平台。同期比较知名的城市开源运动还包括威尼斯的Wienux、阿姆斯特丹的Open Amsterdam和西班牙萨拉戈萨的AZlinux。 LiMux同时也是LiMux项目使用的Liunx发行版本(基于Ubuntu)的名字,作为Linux发行版,LiMux并不是很知名,但却是首个获得ISO认证(ISO9241)的办公系统。 LiMux项目一度非常摇摆和缓慢,障碍重重,甚至微软的首席执行官巴尔默曾为此事亲自游说慕尼黑市长。 走出成本怪圈,独立才是终极目的 慕尼黑方面宣布向开源软件迁移节省了超过1000万欧元的成本,但微软对此数字表示质疑,不过霍夫曼指出,切换到开源软件的意义和价值绝不仅仅是成本问题,而是自由,霍夫曼说道:
早在2002年慕尼黑市政府就开始考虑如何摆脱微软的锁定,并开始考察向开源软件切换的可行性。随后的一年微软向欧洲部门下达了“无论如何也不能输 给Linux”的死命令,2003年3月首席执行官巴尔默还牺牲了滑雪假期亲自拟定报价单,把给慕尼黑市政府的报价砍掉了数百万欧元。但微软的这些努力这 些都没能够挽回慕尼黑的心,2004年慕尼黑市政府决定启动向开源软件的切换项目Limux,包括从NT和Office97/2000迁移到Linux和 OpenOffice,以及其他大量自由软件包括火狐浏览器、火狐雷鸟邮件客户端和Gimp照片编辑软件(取代Photoshop)。 困难超出想象,但可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