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描述13:在大洋的另一边,Google也展开了与Facebook之间的用户数据攻防战。Facebook没有给予让用户导出自己好友数据的自由,正如同我们也无法在QQ上找到导出好友列表的选项。Facebook对此的解释是,用户的好友列表数据不属于用户。而Google则选择了360的做法:警告那些正打算将Google联系人导入到Facebook的用户们,声称此举将会让用户失去对自己联系人列表的掌控自由。 思考题:对于可能将你的社交关系网锁入在某个服务/应用中的企图,身为用户,你的底线在哪里?
上面这些问题,不知您是否仔细的思考过。可能有读者会感到疑惑,为什么笔者要频频提及“底线”一词,而不是“权利”之类的字眼?对于这一点,笔者的解释是,在移动互联网蓄势待发、云计算即将广泛铺开的这个阶段,现在我们,正处于互联网最为动荡不安的时代。动荡不安,意味着秩序尚未建立,自然也没什么法定意义上的“权利”可言。我们当前唯一的权利就是用脚投票,这也是为什么笔者使用“底线”一词的原因:触及底线的意思,就是说你再也无法忍受它了。每一个人的底线都有所不同,无法一概而论,但有一点是一致的,那就是我们都需要一个可以逃跑的地方。垄断法的存在也好,开源运动的存在也好,在某种意义上,都是为了维护这个“可以逃跑的地方”。 是的,我想说的其实正是开源运动。开源的一层概念有些类似于政治或宗教:由Richard Stallman(RMS)举着大旗,号召用户们从那些企图“绑架”用户的软件/服务提供者那里逃出来,进入一个自由的国度。 在开放这一概念成熟之前,出逃几乎是不可能的:就好比你拿了一个Canon的相机,想要看看你朋友那个Sony相机里的照片,却发现你的SD卡插槽插不了他那个Sony的记忆卡。拿着一个索爱的手机,想用同事的诺基亚手机的充电器充电,也是行不通的。甚至于那时候你拿一个简体中文版的Windows 98去玩海峡另一边那个小岛上开发的游戏都是不行的,因为文字都变成了乱码。 相对于十年前,现在倒是个不错的时代:出逃的平台已经是现成的,一些流行的格式和标准也都形成了共识,基本上所有的应用/服务,你都能够找到几个替代品,有开源的,有不开源的。但出逃仍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很多开源替代品的易用性的确没有那么好(这是开源的粉丝们必须正视的一个问题)。一旦出逃,意味着将没有任何人为你的使用负责,你只能依靠自己,或从社区寻求一些帮助。身为用户,我们可能不得不多学一些新软件的使用方法,多学一些技术,甚至自己开发一些东西,因为虽然据说现在每秒钟都会诞生一个新的开源项目,但还有很多事情是没有完成的。此外,我们还要多关注一些开源社区中的活跃分子,因为他们可能能够帮助我们把之前被锁入的、我们自己的数据给“挖”出来(比如云风的QQ关系迁移计划)。 也许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内,我们不必逃到一个如此遥远的地方——比如从Windows逃到Linux之类的,这个门槛还是比较高的。我们可以先尝试一下,比如如果不使用QQ,或者不使用Gmail,或者不使用Facebook,或是不使用微软Office,我们会投奔到一个怎样的生活当中去。有时候,我们需要的只是一点点尝试。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就是我们最后可以退却的地方,仍然是开源这片地方。在WebQQ 2.0上线之时,笔者原本认为Web应用也是一个完美的出路;但是这次腾讯关闭WebQQ的做法,让笔者认识到这条路是行不通的。我们最后仍然需要一个开放的聊天通讯协议,开放标准的联系人信息文档格式,以及一个可以使用这个协议和联系人信息文件的应用服务。 当然,如果你的底线很低,你也可以选择不逃跑,一直在那个将你越锁越深的“舒服区域”当中待着。但是也许当你发现有一天你实在无法忍受的时候,你已经被温水煮了青蛙,跳不出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