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有玄奘西去佛教发源地天竺求经,将佛学经典原著带回东方,使佛教在数个朝代之间发扬光大,广为传播。 数百年前西方进行工业革命,而中国在战火中意识到现代化技术的力量之后,发起了一段火热的留学热潮,无数学子奔赴西方学习先进的工业技术与经济、社会理念,希望将工业技术在中国发展壮大,强国富民。 20世纪后期开始,全球范围内最先进的生产力变成了IT技术,美国硅谷成了举世瞩目的前沿阵地,从AT&T,IBM,Sun等传统IT巨头,到Intel,微软,苹果等将IT技术带入家中的知名品牌,到后来的Google,Facebook等互联网巨头,IT技术发展之日新月异令人咂舌,而国内的信息化进程也在改革开放之后迅速铺开。尤其在过去的十年间,国内孕育了大量以IT为核心的企业,成长的非常之快。 然而,从IT技术的层次而言,国内企业茂密之处主要在上游的互联网层级以及应用开发层级。互联网方面,比如百度、腾讯、阿里巴巴这些巨头,都是主要经营基于互联网技术的产品与服务,其所依赖的技术层面,主要以网络环境与服务器运维、应用开发为主;传统的客户端开发则不必说,这是国内大部分开发者所处的位置,当然这部分人群正越来越多的向Web方向迁移。 而在基础层面,最底层的硬件不用多说了,国内的大部分硬件产业仍处在富士康这样的IT民工层级;而龙芯、曙光、华为这样具有一定研发能力的,一来数量少,二来也主要是政策使然,三来其技术原创性也一直口水不断。软件基础层方面也差不多,做操作系统内核的,做编程语言的,做IDE插件的都非常少。甚至再往上一个层级,拿着现成的OS内核和应用做优化打包成自己的发行版,笔者也只能想到番茄花园、雨林木风、Deepin和红旗Linux。前三位的出身都不怎么光明:番茄花园倒了不说,雨林木风和Deepin是最近两年风声渐紧才相继从良转入Linux阵营。 总结来说,国内现在的IT情况主要是拿来主义,修改优先,原创极少;实用至上,基础的不玩。比如100个玩Linux的,99个都是拿来架Web服务器、FTP服务器之类的,搞搞命令行、配置方面的东西;剩下的有0.9个会参与一些项目,比如给KDE/OpenOffice提交一些bug和代码,帮Ubuntu做做翻译之类的;懂得Linux内核的人,在这之中还不到0.1个(这个数字比例是一个大致的感觉,当然现实情况可能比这个比例还要夸张)。 倒也不是说这有什么不好,不是互联网世界一统化么,反正Windows也不是中国的,照样不影响中国Windows用户数量全球第一。但人总是有自尊心的,撇开国家安全之类的因素不谈,咱一泱泱大国,奥运金牌都手到擒来,IT技术怎么能够总是抄袭,没有原创呢?人家胡主席都发话了:要坚持自主创新! 创新 其实抄袭也没什么,问题在于抄到的是皮儿还是馅儿。只抄到皮儿,那就是剽窃;抄到了馅儿,那就是观摩学习的升华。为啥西天取经这种明显的抄袭行为能流芳千古?一来人家玄奘标明了出处,二来人家做了再创作,升华了嘛。反观当年搞洋务运动,向明治维新取经什么的,只是照猫画虎了一番,精髓没抄到,失败则是必然。腾讯说“我的复制可以成功”,那也不是随随便便,是有大学问的。 总之,要进行IT技术的创新,最直接的方法莫过于去模仿那些成功的创新模式。在西方,创新本身已经成为了一种产业,要不然开复怎么会引入“创新工厂”这个概念呢?工厂一词,就意味着可复制性。 什么地方的创新最多?不是Sun,不是微软,不是苹果,不是IBM,不是Google……正确答案是:开源社区。要说最有影响力的创新,也许不一定来自开源社区;但要说数量的话,开源社区无疑是最大的创新工厂。 鉴于开源项目太多,不同领域的开源项目缺乏可比性,因此本文和整个系列主要围绕Linux来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