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开源软件在中国的发展,诸多相关讨论提及法律问题,越来越多的讨论甚至争论转向法律层面。开源软件的知识产权风险,是任何关注开源软件在中国发展,和任何希望借助开源软件的机会实现商业利益的主体必须关注的问题之一。 “2010开源中国开源世界高峰论坛”6月29日在北京丽亭华苑酒店举行会上,FSF法律中心专家Mishi Chowdhury女士在接受IT168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多数企业在利用、开发开源软件时存在不规范行为,因此为企业埋下巨大的潜在风险”。 记者(左) FSF法律中心专家Mishi Chowdhury女士(右) Mishi Chowdhury女士认为:“不规范的行为主要表现在中国很多厂商并不尊重GPL相关规定,只进不出,只用别人的开源代码,而在形成商业价值后不公开自己的源代码,这就违反了GPL许可证的法律约束。” GPL许可证是开源软件应用最广泛的软件许可证,对开源软件稍有了解的中国开发者都比较熟悉“GPL”, “GPL” 许可证对用户限制最少,对权利人限制最多。当然,在GPL许可证之外还有很多选择的余地,比如BSD,Apache, LGPL,MIT等。 Mishi Chowdhury女士同时也表示,不仅仅是在中国,从全球来看,不遵守GPL相关规定俨然是最常见的问题,只不过到目前为止,很少有人起诉。Mishi Chowdhury女士表示,通常她们接到案子也一般不会立刻诉讼,而是先沟通。 法律是否会阻碍用户使用开源软件? Mishi Chowdhury女士告诉记者:“在全球的IT产业的发展上,开源软件都有非常大的影响,如果没有开源软件的话,我们看到很多大的IT公司就不会得到现在的发展。我们应该认识到共享这种全球性的意义,应该认识到创新实际上是由共享的机制所推动的,我们不应该让专利以及法律来阻碍用户使用开源的软件。” Mishi Chowdhury女士表示,对于开源软件普通用户(应用者)来说,无需担忧相关法律问题,个人使用开源软件一般是没有问题的。 而对于开源软件特殊用户(开发者)而言,开发者应该有意识地了解和运用开源软件知识产权的规则,因此,遵守大范围的活动规则,将开发活动与发展的大潮流保持一致是降低风险的一个办法。 |